循环无染可降解,“绿色纤维”站上风口你把握住了哪个?

  “时势造英雄”。不同的发展时期,会涌现出不同的“风口”。对于置身其中的“弄潮者”来说,当风口来临,练好内功就能更好把握住机会。近期,《中国纺织报》记者在2019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期间通过采访多家化纤企业相关负责人后发现,无论是循环再利用化纤产品,还是原液着色化纤产品或可降解的生物基化学纤维,近两年下游的需求量都快速增长。在全世界都追求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几类“绿色纤维”都当仁不让地站上了“风口”。
  “未来的纤维将只有两种,一种是可实现闭环循环利用的纤维,另一种是可降解的纤维。”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的这番话,简单却有力地道出了化纤产品未来的发展重点。

  当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理念席卷全球各行各业,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对石油资源的消耗,实现原料结构的多元化,实现可持续和绿色发展,是新时期摆在我国化纤工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而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原材料来源于大自然、制成品可降解的生物基化学纤维。其中,莱赛尔纤维(Lyocell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品类中的“明星产品”,属于生物基化学纤维的一种。近几年,莱赛尔纤维在我国实现了较快发展,国产化技术实现突破,下游应用市场也快速扩大。那么,国产莱赛尔纤维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生产企业的实际经营、产品研发、应用拓展情况如何?企业如何看待其未来市场潜力?莱赛尔纤维在我国的国产化经历了一个过程,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指出:“我国化纤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有助于从源头推动纺织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莱赛尔纤维由于原料来源可持续、生产过程闭合循环、服用性能优良和废弃后可降解的优点,被认为是‘绿色纤维’的代表性产品之一。这些年,积极推进莱赛尔纤维国产化成为推动化纤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我国已经量产莱赛尔纤维的企业主要包括: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其目前年产能为3万吨;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其年产能为1.5万吨;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纺绿纤”),其年产能为3万吨。此外,还有三友化纤等企业也涉足该领域。
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这几年一直着力打造莱赛尔自主品牌——“元丝”。保定天鹅突破了对纤维素活化、纤维素高效溶解、纤维素/NMMO胶液干湿纺、纤维精炼处理、溶剂回收等莱赛尔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掌握了莱赛尔纤维生产关键工艺技术及设备的开发制造,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其薄膜蒸发溶解、干喷湿法纺丝、溶剂回收、纤维原纤化处理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 水平。2014年1月,其年产1.5万吨的莱赛尔纤维生产线正式开车,成功实现了元丝的产业化,目前,其年产能已增加至3万吨。


  元丝的原料为可再生纯木材,采用封闭的物理溶解法生产,是纤维素在有机溶剂中先溶解、后析出的物理过程,期间没有化学反应。生产中使用无毒、无害的有机溶剂,且99%的溶剂可循环使用,产品使用废弃后可自然降解或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绿色环保。据介绍,元丝系列纱线包括元丝普捻纱、强捻纱、醋天丝、天龙纱、蒙娜纱等。


  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兵表示,自2016年开始,元丝的销量快速增长,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公司目前正在加速建设新项目,实现扩产,从而能进一步抓住需求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剑介绍,中纺绿纤拥有完全独立的莱赛尔纤维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技术,全套设备国产化,整体技术成熟,达到国际 水平。2018年12月,公司年产3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生产线投产成功,提前3年完成了我国“十三五”建成单线年产3万吨莱赛尔纤维的产业规划。从去年12月到今年9月底,其产量已经有3万吨左右,充分证明了下游市场需求的旺盛。
据刘剑介绍,中纺院是中纺绿纤的股东之一,中纺院在各地都有分院,不同的分院各司其职。比如,中原分院主要做纱线研究,提供纱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浙江分院主要负责从纱线到织造、印染、后整理环节的解决方案研究;晋江分院主要负责对于零售品牌端的研究。


  “比如,我们有纺纱实验机,会去试莱赛尔纤维在涡流纺、气流纺、环锭纺、紧密赛络纺这些不同纺纱工艺中的特点,提前去发现并解决在纺纱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面对纱线厂,我们不但能供应莱赛尔纤维,还会告诉客户怎么用我们的纤维纺纱效果能达到 ,我们会提供莱赛尔纤维纺纱的整套解决方案。凭借中纺院的各种资源优势,我们不但是源头的莱赛尔纤维供应商,而且能提供莱赛尔纤维开发和应用的一整套解决方案,能提供莱赛尔纤维产业链、全流程技术的核心服务,我们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这是我们的最核心竞争力。”刘剑说。记者前不久在2019中国国际纺织纱线(秋冬)展览会现场采访时也发现,中纺绿纤不但展示了各种莱赛尔纤维,还通过展示系列面料和漂亮的男女装等成衣产品,体现莱赛尔纤维在下游的应用,具有整体表现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山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区域的多家纺纱厂都是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的用户。另据介绍,2019年2月,中纺绿纤总投资12.93亿元的年产6万吨莱赛尔纤维产业化项目已开工,预计建设周期为18个月,明年6月将开车,届时,中纺绿纤将在新乡形成年产10万吨莱赛尔纤维的生产规模。而且,中纺绿纤的目标还不止于此,公司已经制定了年产50万吨莱赛尔纤维的发展规划。生物基化学纤维及其原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生物基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原料可再生以及生物降解等优良特性。生物基化学纤维主要包括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壳聚糖纤维、海藻纤维、醋酸纤维等。


  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展示的莱赛尔纱线和面料。其中,莱赛尔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纤维”,是我国“十二五”、“十三五”期间重点研发的计划项目。
消费市场的逐步升级赋予莱赛尔纤维未来广阔的增长空间。随着消费市场升级,消费者对纤维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成本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同时,消费者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强调环保价值。“宜家、H&M等品牌越来越强调绿色、环保、可持续理念,消费者买东西也越来越注重与品牌的‘三观’要合,比如买一个品牌的产品是否能体现环保意义。在这一趋势下,莱赛尔纤维大有可为。”刘剑说。同时,如果从对天然纤维棉花、涤纶等合成纤维品种的替代角度看,从化纤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以莱赛尔纤维为典型代表的生物基化学纤维产业的发展潜力也不可限量。2018年,我国化纤的产量为5011万吨,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73.5%。其中,约90%的化纤产品是石油基合成纤维,这意味着产业发展受到石油资源紧缺的极大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我国纺织化纤产业原料结构调整,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成为重大发展战略。而发展原料来源于自然的生物基化学纤维,有助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的资源和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涤纶一直是化学纤维的“老大”,2018年全球涤纶的产量约为6500万吨。但伴随着聚酯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全球关于“微塑料”污染的话题也被广泛讨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此前表示,未来,化纤行业要推进绿色发展,就要继续大力发展循环再利用纤维、新溶剂法再生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可降解纤维。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也指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微塑料”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可降解原材料。不过他同时也指出,从实际情况看,可降解材料要想全面替代石油基化纤产品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力发展循环再利用纤维很关键。刘剑指出,棉花种植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未来增长的纤维加工总量中,棉纤维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值,用量增长的将主要是化学纤维。而在化纤用量的增长中,石油基化学纤维由于受到石油资源紧缺的限制增速相对有限,相比之下,可降解的生物基纤维增长潜力很大。原材料来自于大自然,不存在“粮棉争地”问题的莱赛尔纤维也将具有很好的前景。事实上,从目前市场的表现看,无论是纯纺纱线还是混纺纱线,近几年,莱赛尔纱线在针织衫、外套、裤装等品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比如,莱赛尔面料在夏季牛仔裤中运用,使牛仔裤更薄,更具色泽感和悬垂感,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纱线企业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也能从侧面印证这种市场的增长。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国产莱赛尔纱线的纺纱企业。2018年,该公司国产莱赛尔纱线的销量达到了1.8万吨,销售额突破了5亿元,其纱线产品已经应用在家纺、牛仔、针织、色织、灯芯绒等领域。“未来3~5年,莱赛尔纱线的需求量将呈现爆发式增长。”江苏互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长邦做出了这样的预判。
来源:中国纺织报